作者:-- 发布于:2021/4/12 19:16:40 点击次数:1264次
近日,我院胸外科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食管癌根治手术,术后患者因阿片类(止疼类)药物代谢完,出现了伤口剧烈的疼痛、不敢用力呼吸,甚至出现术后谵妄、躁动的情况,对此我院麻醉科立即采用现今麻醉界的新技术—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帮助患者有效减轻疼痛,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胸外科医师查房时患者无明显疼痛,恢复良好,该项技术的应用获得了患者及胸外科医生的肯定,同时也标志着我院麻醉科在可视化技术方面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
.jpg)
我院麻醉科代景伟主任正在实施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术
(320).jpg)
胸外科主任术后第二天查房,深受患者肯定
胸廓切开术后所造成的疼痛,即胸廓切开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1]在肺癌患者中的术后发生率为50%,但且大部分不容易发现。1986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小组委员会精确地定义了胸廓切开术后疼痛综合征,在相关文献报道中也描述了有大约50%的患者在胸廓切开术后两个月会患上PTPS[2],这是一个神经性与非神经性的疼痛。而该项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是当今麻醉和术后镇痛很好的补充手段,是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主要方法,帮助众多术后严重疼痛患者减轻病痛,实现无痛舒适的医疗体验。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是通过超声显像观察外周神经及其周围结构,并在超声实时、动态引导下穿刺到目标神经周围,精准地实施神经阻滞,保证了局麻药均匀的扩散到神经周围,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减少局麻药用量,避免了对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了阻滞效率,最大程度降低了麻醉风险,同时因其长效镇痛,患者可以选择舒适体位休息,无需去枕平卧禁食禁饮及留置导尿等。
.png)
神经阻滞术时的B超影像
我院麻醉科现已广泛开展多种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术,如:胸椎旁阻滞术、腰方肌阻滞术、腹横肌平面阻滞术、臂丛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术等二十余种神经阻滞术,这种新的麻醉方式适用于手术中麻醉、术后镇痛、疼痛治疗等情况,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就医舒适感,让万宁百姓在我院手术治疗更安心,术后康复更舒心!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术优势如下:
1.技术方面:可视、连续、高选择。
2.应用方面:可用于手术麻醉、术后镇痛和疼痛治疗、全麻辅助等。
3.临床方面:精准,直接观察神经和周围血管、肌肉及肌腱;安全,直接观察药物注射位置和扩散,减少神经内或血管内药物的误注,缩短起效时间,延长作用时间;提高阻滞质量,降低局麻药总量。让医疗施治更加安全,减少麻醉药物引发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减少患者经济医疗负担。
4.麻醉管理方面:能优化一般和特殊病人麻醉管理。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麻醉科简介
万宁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是医院一级临床科室,是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及疼痛治疗的综合性学科,海南省Ⅲ级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医疗护理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6名,拥有先进洁净手术间8间,麻醉恢复室1间。科室拥有德国、美国多功能麻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妇科、产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肿瘤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眼科、肛肠外科和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无痛人流等麻醉手术。万宁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近几年取得快速发展,为我院外科手术提供了更安全有力的保障,为守护万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Alexander, J.K., DeVries, A.C., Kigerl, K.A., et al. Stress exacerbates neuropathic pain via glucocorticoidand NMDA receptor activation.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09,23:851–860.
[2] Benedetti, F., Vighetti, S., Ricco, C.,et al. Neurophysiologic assessmentof nerve impairment in posterolateral and muscle-sparing horacotomy.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1998, 115:841–847